• 財經

  • 健康

  • 政治

  • 消費生活

  • 新南向

  • 體育

首頁>健康

「媽媽手」不只媽媽!這些族群也要注意!

衛教攻略
2025.02.08 11:00 (2025.02.07更新) | 健康記者Eva

媽媽手是什麼?

「媽媽手」學名為「狄奎凡氏症」,是因手腕過度使用導致的拇指伸肌腱鞘炎。典型症狀是拇指側手腕疼痛,在抓握、扭轉或提重物時更加明顯。並伴隨腫脹、壓痛,甚至感到無力。

你有媽媽手嗎?

想自我測試,可以將拇指收進掌心,其他四指握拳包住,然後慢慢將手腕向小指方向彎曲。如果在拇指側的手腕感到劇烈疼痛,即可能是媽媽手的警訊。

除「媽媽」外,哪些族群要注意?

「媽媽手」,不限於媽媽,任何經常進行重複性手腕動作的人都屬於高危族群:

辦公室族群:長時間使用滑鼠、鍵盤,手腕維持相同姿勢,容易造成肌腱過勞。

廚師與家庭主婦:長期切菜、攪拌、提重物等動作,增加手腕負擔。

運動愛好者:像是網球、高爾夫球、羽毛球等運動,需要頻繁使用手部力量。

手工藝者或音樂家:編織、縫紉、彈鋼琴、拉小提琴等需要精細控制手腕的活動者也需注意。


減少手腕負擔最重要!

針對媽媽手的治療,首先建議減少手腕負擔,避免進行會誘發疼痛的動作。輕微症狀者可以透過以下方式改善:

  • 冰敷:在疼痛部位進行短時間冰敷,減輕發炎與腫脹。
  • 護具支撐:配戴手腕護具或拇指支架,限制手腕活動,幫助肌腱休息。
  • 藥物治療:可使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,緩解疼痛與發炎。
若症狀嚴重或持續不改善,則需考慮復健治療或注射類固醇來減輕發炎。

長時間使用手腕需提高警覺

媽媽手並不只屬於媽媽,任何長時間進行重複性手腕活動的人都需提高警覺。

當出現手腕疼痛、腫脹等症狀時,應儘早調整生活習慣、尋求專業建議,避免病情惡化。適度休息、正確使用。及早治療,才能讓雙手保持靈活與健康。

相關新聞

黃國昌指揮狗仔跟拍?洪健益曝1驚人猜測

黃國昌指揮狗仔跟拍?洪健益曝1驚人猜測

民眾黨主席黃國昌涉民進黨立委王義川跟拍疑雲,遭媒體加碼爆料

2025/09/29 14:32
洪健益、黃國昌
低血壓要看醫生嗎?緩解低血壓方式介紹

低血壓要看醫生嗎?緩解低血壓方式介紹

無症狀低血壓觀察即可,若症狀嚴重需就醫,避免潛在疾病被忽略。

2025/09/29 11:00
生活百科
初秋換季肌膚敏感加劇 三大保養重點一次看

初秋換季肌膚敏感加劇 三大保養重點一次看

初秋天氣早晚溫差大,濕度下降,許多人一到換季就出現乾癢

2025/09/29 11:00
護膚
蟹足腫是什麼?3大特徵與治療方式介紹

蟹足腫是什麼?3大特徵與治療方式介紹

說明蟹足腫的特徵、體質判斷方法,以及主要治療方式。

2025/09/28 11:00
藥病知識
秋季養膚食材推薦 從內到外養出好氣色

秋季養膚食材推薦 從內到外養出好氣色

俗話說「一分靠保養,七分靠內養」,要讓肌膚在秋天依然水嫩透亮

2025/09/28 11:00
保養
吃安眠藥有哪些副作用?如何戒安眠藥?

吃安眠藥有哪些副作用?如何戒安眠藥?

長期服用安眠藥會有依賴性,應按照醫師指示戒除,不可擅自停藥。

2025/09/27 11:00
藥病知識
更多新聞 →

版權所有|短傳媒創意有限公司

客服信箱|[email protected]

shotnews@2024 隱私權政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