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財經

  • 健康

  • 政治

  • 消費生活

  • 新南向

  • 體育

首頁>健康

食物中常見的四種毒素 你知道嗎?

生活百科
2025.05.25 11:00 (2025.05.23更新) | 健康記者Eva

食物為什麼會有毒素產生?

食物中的毒素不只來自運送、保存與烹調過程,還可能因來源環境、土壤汙染或種植方式不當,自身即含有有害物質。

傷肝元兇-黃曲霉毒素

黃曲霉毒素是天然的毒素,常在穀物、堅果、豆類等食物中被發現。

攝入過多黃曲霉毒素可能對肝臟造成損害,甚至增加罹癌風險。因此,購買穀物和堅果等食物時,要選擇外觀無霉斑、氣味清新的產品,同時注意食物儲存環境,避免潮濕與高溫,以減少毒素生成。

第二級致癌物-丙烯醯胺

高溫油炸、燒烤或烘焙澱粉類食物如炸物、麵包、蛋糕時,會因梅納反應產生「丙烯醯胺」丙烯醯胺的含量會因食材成分、加熱溫度與時間而有所差異。

目前雖無明確證據證實對人體致癌,但因其對動物具致癌性,已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(IARC)列為第2A類可能致癌物。

常見的毒素-重金屬

重金屬是常見的食物毒素,如汞、鉛等。這些重金屬通常來自於土壤、水源和工業污染等,會被植物吸收到食物中,進而進入人體。

攝入過多重金屬可能對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造成嚴重損害。吃蔬菜或水果時,可優先考量來源與種植環境。

最關注的議題-農藥殘留

農藥殘留是大家最關注的問題。為提高農作物產量和防治病蟲害,通常會使用農藥。

農作物殘留的農藥,會透過食物進入身體中。長期食用可能會影響內分泌系統、造成免疫力下降。因此,蔬果、辛香料、穀物等原料需經SGS的農殘檢驗。

部分民眾喜歡選擇有機食品,以避免攝入食物中殘留的農藥。

來源、環境、烹調方式缺一不可

綜上所述,爲避免毒素攝取,應從選擇乾淨來源、妥善保存與健康烹調三方面著手,才能吃得安心、吃得健康。

相關新聞

王世堅批蔣萬安無能 賴清德諾全力協助輝達

王世堅批蔣萬安無能 賴清德諾全力協助輝達

輝達案卡關太離譜,王世堅怒批蔣萬安無能,賴清德諾中央全力協助

2025/10/08 15:00
輝達,賴清德
【瑜你聊一Shot】防災不是政治口水

【瑜你聊一Shot】防災不是政治口水

民政局長卸責還嗆聲 乃瑜譴責新北市府把防災當政治口水!

2025/10/08 14:00
瑜你聊一Shot
普發現金進度 財長:11月17號前發放

普發現金進度 財長:11月17號前發放

立委陳亭妃追問普發進度,財長莊翠雲承諾:11月17日前一定發

2025/10/08 11:30
普發現金
越南與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加強知識產權合作

越南與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加強知識產權合作

越南與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在河內正式簽署智慧財產權合作備忘錄。

2025/10/08 10:53
越南
輝達卡關 陳其邁喊話:高雄是不錯的選擇

輝達卡關 陳其邁喊話:高雄是不錯的選擇

輝達北士科總部陷卡關,高雄市長陳其邁主動招手,歡迎輝達南遷。

2025/10/08 10:45
陳其邁,輝達
林昶佐登芬蘭主流脫口秀 創台灣外交紀錄

林昶佐登芬蘭主流脫口秀 創台灣外交紀錄

台灣駐芬蘭代表林昶佐登上芬蘭旗艦脫口秀《Efter Nio》

2025/10/08 10:30
林昶佐,芬蘭
更多新聞 →

版權所有|短傳媒創意有限公司

客服信箱|[email protected]

shotnews@2024 隱私權政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