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財經

  • 健康

  • 政治

  • 新南向

  • 南部

  • 體育

首頁>健康

「媽媽手」不只媽媽!這些族群也要注意!

衛教攻略
2025.02.08 11:00 (2025.02.07更新) | 健康記者Eva

媽媽手是什麼?

「媽媽手」學名為「狄奎凡氏症」,是因手腕過度使用導致的拇指伸肌腱鞘炎。典型症狀是拇指側手腕疼痛,在抓握、扭轉或提重物時更加明顯。並伴隨腫脹、壓痛,甚至感到無力。

你有媽媽手嗎?

想自我測試,可以將拇指收進掌心,其他四指握拳包住,然後慢慢將手腕向小指方向彎曲。如果在拇指側的手腕感到劇烈疼痛,即可能是媽媽手的警訊。

除「媽媽」外,哪些族群要注意?

「媽媽手」,不限於媽媽,任何經常進行重複性手腕動作的人都屬於高危族群:

辦公室族群:長時間使用滑鼠、鍵盤,手腕維持相同姿勢,容易造成肌腱過勞。

廚師與家庭主婦:長期切菜、攪拌、提重物等動作,增加手腕負擔。

運動愛好者:像是網球、高爾夫球、羽毛球等運動,需要頻繁使用手部力量。

手工藝者或音樂家:編織、縫紉、彈鋼琴、拉小提琴等需要精細控制手腕的活動者也需注意。


減少手腕負擔最重要!

針對媽媽手的治療,首先建議減少手腕負擔,避免進行會誘發疼痛的動作。輕微症狀者可以透過以下方式改善:

  • 冰敷:在疼痛部位進行短時間冰敷,減輕發炎與腫脹。
  • 護具支撐:配戴手腕護具或拇指支架,限制手腕活動,幫助肌腱休息。
  • 藥物治療:可使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,緩解疼痛與發炎。
若症狀嚴重或持續不改善,則需考慮復健治療或注射類固醇來減輕發炎。

長時間使用手腕需提高警覺

媽媽手並不只屬於媽媽,任何長時間進行重複性手腕活動的人都需提高警覺。

當出現手腕疼痛、腫脹等症狀時,應儘早調整生活習慣、尋求專業建議,避免病情惡化。適度休息、正確使用。及早治療,才能讓雙手保持靈活與健康。

相關新聞

美國海軍部長訪日 台海穩定成雙方焦點

美國海軍部長訪日 台海穩定成雙方焦點

美國海軍部長費倫(John Phelan)28日赴日本訪問,

2025/04/30 16:00
美國,日本
魔鷹開轟助台鋼勝 富邦恐創史上最難看紀錄

魔鷹開轟助台鋼勝 富邦恐創史上最難看紀錄

台鋼雄鷹洋砲魔鷹傷後歸隊開轟奪勝 富邦今日若輸球將創最低勝率

2025/04/30 15:10
魔鷹
歐洲央行官員示警 美關稅衝擊經濟與通膨

歐洲央行官員示警 美關稅衝擊經濟與通膨

《華爾街日報》報導指出,歐洲央行(ECB)執行董事皮耶羅·奇

2025/04/30 15:00
關稅,歐盟,美國
受美國關稅衝擊 中國4月份製造業指數萎縮

受美國關稅衝擊 中國4月份製造業指數萎縮

中國國家統計局今(30)日公布最新經濟數據,顯示2025年4

2025/04/30 15:00
美國,中國,關稅
越南統一50週年 蘇林提民族和解

越南統一50週年 蘇林提民族和解

越南統一50週年紀念日 總書記蘇林:放下過去、尊重差異、邁向

2025/04/30 12:40
越南
罷免最後衝刺 陳亭妃挺民主親送連署書

罷免最後衝刺 陳亭妃挺民主親送連署書

全台大罷免第二階段連署行動進入最後尾聲階段,民進黨立法委員陳

2025/04/30 11:30
陳亭妃
更多新聞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