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財經

  • 健康

  • 政治

  • 新南向

  • 南部

  • 體育

首頁>政治

讀出師表長大的龍應台晚年變成了秦檜

維吉尼亞來信
2025.04.08 11:00 (2025.04.07更新) | 余杰
前文化部部長龍應台。(圖:龍應台臉書)
前文化部部長龍應台。(圖:龍應台臉書)

讀出師表長大的龍應台晚年變成了秦檜

    近年來,龍應台刻意選擇居住屏東鄉下,自我營造終南捷徑,但始終沒有人邀請她出山。於是,她耐不住寂寞,「投書」(又有另一種說法是「邀稿」)美國左派旗艦《紐約時報》,譴責賴清德政府「挑釁」中國,破壞和平。她甚至說,沒有和平,民主將蕩然無存。

    然而,正如敏銳的台灣人所指出的那樣:龍應台不是在「替自由發聲」,而是在說:自由要延續,就必須跟極權談判。她所說的談判,就是屈膝投降、自願為奴。此前,龍應台寫過《大江大海》,其中一章寫到國共內戰期間的長春圍城,毛澤東強令林彪重重包圍長春,造成三十萬人被餓死,毛為了取得勝利不擇一切手段。龍應台不是愚夫愚婦,對中共暴戾的歷史與現實有所了解——中共如同暴秦,投卒也會被坑殺。

    那麼,龍應台為什麼還要向中共下跪呢?

    無非就是在中國有巨大的利益——中國是中文書的龐大市場,龍應台多年來從中國獲取了天文數字般的版稅。

    有龍應台的粉絲聲稱,龍應台在《紐約時報》發表文章,顯示其地位尊崇,而聯署支持罷免的一千個台灣作家沒有一個比得上她。這個說法讓人笑掉大牙。極左的《紐約時報》早已不是一份有格調的嚴肅報紙,它被中共嚴重滲透,屢屢發表中共大外宣內容的文稿,已然變成美國版的《人民日報》。龍應台的文章,也是中共大外宣的一部分。

    從《野火集》一路走來,龍應台不斷變臉,最終變成了即便中共對台灣無所不用其極,卻仍然「不生氣」的中國人。如今,她儼然就是看上去比較有「文化」的傅崐萁。這裡的「文化」,不是昔日她試圖用來說服胡錦濤的「文明」,而是蔣介石的「中華文化復興運動」的「文化」,也就是那名北一女老師所謂的「文化」。

    作家應鳳凰將龍應台的若干著述從書架上取下,送去回收。這是龍應台及其著述唯一配得的待遇。


相關新聞

美國海軍部長訪日 台海穩定成雙方焦點

美國海軍部長訪日 台海穩定成雙方焦點

美國海軍部長費倫(John Phelan)28日赴日本訪問,

2025/04/30 16:00
美國,日本
魔鷹開轟助台鋼勝 富邦恐創史上最難看紀錄

魔鷹開轟助台鋼勝 富邦恐創史上最難看紀錄

台鋼雄鷹洋砲魔鷹傷後歸隊開轟奪勝 富邦今日若輸球將創最低勝率

2025/04/30 15:10
魔鷹
歐洲央行官員示警 美關稅衝擊經濟與通膨

歐洲央行官員示警 美關稅衝擊經濟與通膨

《華爾街日報》報導指出,歐洲央行(ECB)執行董事皮耶羅·奇

2025/04/30 15:00
關稅,歐盟,美國
受美國關稅衝擊 中國4月份製造業指數萎縮

受美國關稅衝擊 中國4月份製造業指數萎縮

中國國家統計局今(30)日公布最新經濟數據,顯示2025年4

2025/04/30 15:00
美國,中國,關稅
越南統一50週年 蘇林提民族和解

越南統一50週年 蘇林提民族和解

越南統一50週年紀念日 總書記蘇林:放下過去、尊重差異、邁向

2025/04/30 12:40
越南
罷免最後衝刺 陳亭妃挺民主親送連署書

罷免最後衝刺 陳亭妃挺民主親送連署書

全台大罷免第二階段連署行動進入最後尾聲階段,民進黨立法委員陳

2025/04/30 11:30
陳亭妃
更多新聞 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