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財經

  • 健康

  • 政治

  • 消費生活

  • 新南向

  • 體育

首頁>政治

讀出師表長大的龍應台晚年變成了秦檜

維吉尼亞來信
2025.04.08 11:00 (2025.04.07更新) | 余杰
前文化部部長龍應台。(圖:龍應台臉書)
前文化部部長龍應台。(圖:龍應台臉書)

讀出師表長大的龍應台晚年變成了秦檜

    近年來,龍應台刻意選擇居住屏東鄉下,自我營造終南捷徑,但始終沒有人邀請她出山。於是,她耐不住寂寞,「投書」(又有另一種說法是「邀稿」)美國左派旗艦《紐約時報》,譴責賴清德政府「挑釁」中國,破壞和平。她甚至說,沒有和平,民主將蕩然無存。

    然而,正如敏銳的台灣人所指出的那樣:龍應台不是在「替自由發聲」,而是在說:自由要延續,就必須跟極權談判。她所說的談判,就是屈膝投降、自願為奴。此前,龍應台寫過《大江大海》,其中一章寫到國共內戰期間的長春圍城,毛澤東強令林彪重重包圍長春,造成三十萬人被餓死,毛為了取得勝利不擇一切手段。龍應台不是愚夫愚婦,對中共暴戾的歷史與現實有所了解——中共如同暴秦,投卒也會被坑殺。

    那麼,龍應台為什麼還要向中共下跪呢?

    無非就是在中國有巨大的利益——中國是中文書的龐大市場,龍應台多年來從中國獲取了天文數字般的版稅。

    有龍應台的粉絲聲稱,龍應台在《紐約時報》發表文章,顯示其地位尊崇,而聯署支持罷免的一千個台灣作家沒有一個比得上她。這個說法讓人笑掉大牙。極左的《紐約時報》早已不是一份有格調的嚴肅報紙,它被中共嚴重滲透,屢屢發表中共大外宣內容的文稿,已然變成美國版的《人民日報》。龍應台的文章,也是中共大外宣的一部分。

    從《野火集》一路走來,龍應台不斷變臉,最終變成了即便中共對台灣無所不用其極,卻仍然「不生氣」的中國人。如今,她儼然就是看上去比較有「文化」的傅崐萁。這裡的「文化」,不是昔日她試圖用來說服胡錦濤的「文明」,而是蔣介石的「中華文化復興運動」的「文化」,也就是那名北一女老師所謂的「文化」。

    作家應鳳凰將龍應台的若干著述從書架上取下,送去回收。這是龍應台及其著述唯一配得的待遇。


相關新聞

出國不掃興!「旅行者腹瀉」的預防及應對

出國不掃興!「旅行者腹瀉」的預防及應對

在旅行中感到水土不服、頻繁稀水便,可能是患上了旅行者腹瀉。

2025/09/13 11:00
生活百科
韓國流行「肌膚斷食日」?素顏休息也能變美

韓國流行「肌膚斷食日」?素顏休息也能變美

在韓國保養圈,最近最火的關鍵字就是「肌膚斷食日」。

2025/09/13 11:00
保養品、素顏
白河嘉宏橋治水隱憂 陳亭妃籲中央地方合作

白河嘉宏橋治水隱憂 陳亭妃籲中央地方合作

台南白河嘉宏橋因橋墩過低、通水斷面不足,每逢豪雨便出現溪水漫

2025/09/12 14:50
陳亭妃
柯文哲交保賺麻了?洪健益曝他驚人意圖

柯文哲交保賺麻了?洪健益曝他驚人意圖

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8日以7000萬交保後,高等法院昨收案

2025/09/12 14:47
洪健益、柯文哲
中國債務警鐘大響 地方債逼近1兆美元

中國債務警鐘大響 地方債逼近1兆美元

中國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持續升高,市場消息指出,中國正準備動用政

2025/09/12 13:30
中國,債務
美通膨沒降溫 就業卻轉弱 降息箭在弦上

美通膨沒降溫 就業卻轉弱 降息箭在弦上

美國最新公布的八月消費者物價指數(CPI)年增2.9%,創下

2025/09/12 12:00
美國,降息,聯準會
更多新聞 →

版權所有|短傳媒創意有限公司

客服信箱|[email protected]

shotnews@2024 隱私權政策